“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当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十四五’时期亟需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3月18日,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主办的首届赛迪产业经济论坛上,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在论坛上发布的《对“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下称报告)指出。
报告预计“十四五”将有大批重化工新项目入驻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形势严峻;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不足,信息通信业自身成为重要耗能行业;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为中国工业出口带来巨大冲击等也是“十四五”时期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重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步明显。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工业绿色发展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报告指出,2016—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但赵卫东表示,“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赋予新使命,带来新机遇
报告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工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当前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四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煤炭消费占比虽呈下降趋势,2018年跌入60%以内,但短期内仍是我国主要能源来源。”赵卫东表示,这是“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赵卫东建议,在产业结构端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 提高传统产业产能利用率;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在区域布局端要因地施策,重点突出;总体谋划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政策;加强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监督管理;重点推动区域特色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