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但园林建筑常是造景的中心,或对自然景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北京圆明园四十景,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多数以建筑或在建筑中所得的景观为题。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发挥了建筑作用,使园林景区的划分、空间的安排等都显得层次分明,序列明确,给人更深的印象。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本身是一景观,还起组织导游路线的作用。大型园林中的“园中园”建筑群,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可自成景区,使空间划分更富情趣。中国园林中一墙一垣、一桥一廊无不求充分发挥它们的成景、点景的作用。而且中国园林建筑上大都有匾额楹联,室内还有与景点意境相呼应的诗画。这些诗画和书法艺术对欣赏体会园林艺术和造园家创造环境的匠心,能起到点题和引导的作用。
风格
中国园林素有南方风格和北方风格之分。南方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北方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两者除了规模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外,主要差别还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北方的园林建筑厚重沉稳,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多用色彩强烈的彩绘,构造近乎“官式”;南方的园林建筑一般都是青瓦素墙,褐色门窗,不施彩画,用料较小,布局灵活,显得玲珑清雅,常有精致的砖木雕刻作装饰。
在中国园林发展过程中,南北园林风格曾有交流和渗透。清朝康熙、乾隆两代皇帝数度南巡,使这种交流发展到一个高潮,在当时修建的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等北方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模仿江南园林名胜的景点和“园中园”。尽管建筑仍是北方形制,但在平面布局和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上吸取了南方园林的许多特点。江南的许多地方为接待帝王驻跸临幸,也兴建了许多行宫和别馆。如扬州富商为了争宠于皇帝而在瘦西湖兴建的许多园林建筑,多带有北方风格。至今扬州园林建筑仍有融合南北风格的特点。
廊除了能遮阳避雨供游人休息以外,其重要的功能是组织观赏景物的导游路线。同时,廊也是划分园林空间的重要手段。廓实质上相当于一条带屋顶的园路。廊的柱列、横楣在游览路程中形成一系列的取景边框,增加了景深层次,助长了园林趣味。廊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廊在园中可以独立成景。
廊的形式。按平面形式分,有直廊、曲廊、回廊;按结构形式分,有两面柱的空廊,一面为柱一面为墙的半廊,两面为柱中间有墙的复廊;按其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桥廊等等。
空廓 从立面上看,空廊的檐下只有柱,无墙、无窗,开敞而通透。在廊的柱间带设坐凳栏杆,供游人休息。空廊常用于两侧景物都比较丰富的地段。
半廊 半廊即单面空廊。廊的一面为柱列,另一面沿墙或附属于建筑物。在沿墙的一侧常开各种漏窗或洞门,随宜取景;空敞的一面则朝向主要景物。
实际上园林中的空廊和半廊往往交替出现,两种廊结合起来,在平面上形成迤逦曲折的曲廓。廊的曲折可使游览路线延长。曲折的廊常与墙构成各种形状的小院。院中可栽花布石,添加小景,使立面与空间更加卓寓,这是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手法之一。南京瞻园东部昀曲廊,苏州留园中部的曲廊,皆如是。
复廓 复廊是两道并列的半廊的复合体。复廊的两面都可通行,中间隔墙上设漏窗。用复廊不仅可以分隔空间、分隔景区,而且可以通过中间墙上的漏窗使这一景区与另一景区相互联系。苏州狮子林修竹阁东侧的复廊,从怡园锁绿轩到南雪亭之间复廊都是使用漏窗显示景象的空间层次并预示复廊另一侧的景观。沧浪亭的复廊,既是园内、园外景色的过渡,又将园外的水与园内的山联成一气。
爬山廊 爬山廊常建于地势起伏的山坡上,把山上、山下两地的建筑物联系起来,其造型随山势而高低变化。北京北海濠濮涧有爬山廊,其平面为曲尺形。廊所经之处,山石环绕,树木茂密,环境清幽,山与廊相衬,颇富自然情怀。
复道廊。复道廊也称双层廊,有上下两层,用以联系不同高程的建筑或景物。扬州何园(寄啸山庄)内有双层廊,它曲折延伸,回绕于各厅堂、住宅之间,从复道廊上可多层次观赏园林景色。廊架的空间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