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梁两侧侧模下口外侧的支撑木板或木枋未钉牢,导致底口炸模。
2.当梁的高度超过600mm时未设对拉螺杆,或设置过少,模板的刚度不足,受力变形鼓胀。
3.梁侧模上口横档未拉通线,斜撑不足或斜撑的角度过大支撑不牢而造成局部歪斜。
4.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模板直接振捣造成模板的损坏及下料对模板的冲击破坏等。
【措施】
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侧模底部设置通长的夹木条,施工必须保证夹木条的质量,且将其与支撑木枋连续钉设牢固。
2.梁侧模的拼接接头应互相错开,且拼接处横档应保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且在拼接处设加强斜撑。
3.普通梁可以按照经验进行配置,对于高度大于600mm的深梁、大梁应进行模板设计。当梁高度大于600mm时应自梁底以上每高300~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
4.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避免下料高度过大对模板造成的冲击破坏,混凝土振捣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模板的直接振捣冲击。
【措施】
1.支模过程中要反复用线坠靠吊。先安装正面大模,通过地脚螺栓调整,用线坠靠吊垂直后再安装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侧用线坠校核,后用穿墙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随着用线坠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
2.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有较大冲撞,应重新用线坠复核校正。
3.日久失修变形严重的大模板不得继续使用,应由工厂进行修理。
【分析】
全现浇浇上下层墙的外墙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严重出现错台,接槎部位有水泥砂浆流出。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发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三角挂架平台刚度或稳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3.模板下部与外墙密封不严,造成漏浆。
【分析】
全现浇工程大角竖向呈折线,或明显倾斜,大于规定,不方正,甚至变成小圆角。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不合要求,端面不方正,相邻两块模块无法呈90º夹角。
2.模板安装不严密,未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或在安装后受碰撞发生错位。
3.模板使用维修不当,固定连接件内灌入混凝土浆,不易搬动,有时敷衍了事,不加处理。
【分析】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如下: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