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修复设备的修复目的是保障人的健康,使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技术上,修复技术的选择是通过简化的途径或方法达到修复目标,而不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在经济上,修复技术方案兼顾考虑修复费用方面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今后的经济发展,使其不仅在目前,而且从较长远来看,修复技术方案都是合适的。在可行性上,修复技术方案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水平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场地修复队伍的能力和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在可操作性上,修复方案应该在目前的政策管理体制、经济机制、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可以操作运行的。污染土修复设备物理分离修复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上,它用来处理小范围的污染土壤,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恢复正常功能。在修复技术方案选择上,应根据场地不同介质、不同污染物种类、不同深度等实际情况,分别选择和处置。
目前,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主要有两种途径:
1、改变重金属的存在状态,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减小其毒性;
2、利用特殊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然后将该植物除去或用工程技术将重金属变为可溶态、离态,再经过淋洗,然后收集淋洗液中的重金属,从而达到回收重金属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双重目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工程措施、玻璃化技术、淋洗法、冰冻土壤修复技术、电动力学法和蒸气浸提修复。热脱附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加热待处理物质,将目标污染物挥发成气态分离。
物理工程措施主要有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排土、换土、去表土和客土的修复施工工程量较大,且存在污土的处理问题。深耕翻土是采用深耕,上下翻动土壤层,降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物理工程措施中较常见的是客土和污土相结合,将一定量的干净客土和污土成比例混合,从而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深耕翻土在污染较轻的土壤修复过程较常见,客土和换土多用于重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试行土壤重金属固化技术和挖土深埋包装技术。依据废气浓度与排放速度可搭配废气处理单元,使废气中目标污染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目前,污染场地修复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技术较为成熟,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常见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有常温解析技术、热解析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气相抽提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等。但针对污染场地内污染建筑物的处理方式少,处理效率低。污染建筑物经鉴别为危废的部分,则按照危废处理处置方式委托有资质的 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经鉴别为非危废的部分,目前尚无可工程化的修复方法,偶见采用化学药剂浸泡的方式处理,该方式由于污染建筑物不能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而导致部分污染物残留在建筑物中以及浸泡后物料与浸泡液分离施工过程也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导致工程化程度低和处理成本高等。因此,针对非危废污染建筑物,亟需研发一种的、可工程化的修复方法。由于该方法效果好,易于操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