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居住建筑群的组合应充分考虑整体的节能效果,以有利于居住区内的自然通风。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居住区规划应确保“风道”的畅通,建筑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应结合主导风合理设置,使空气流通。②按照夏季盛行风向作为建筑的主要朝向,排列建筑物应遵循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确保居住区内建筑对自然风的共享性,同时也使北面高大的建筑成为人工的风障,这样的建筑群体在夏季能迎合南风、引导空气穿越,冬季又能阻挡寒冷北风的侵袭,较好地适合气候的变化。二是因为该部位的受热面积远小于其散热面积,从而失热过多,内表面温度较低。③减少采用封闭式建筑组合,平面组合成“U”型的居住建筑组团,开口应尽可能朝向夏季主导风向,保证“U”型内部建筑的空气流通。④在规划阶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实行三维模型的日照模拟运算,在满足采光、日照、防火等要求下,利用建筑物的自遮挡和建筑群间的相互遮挡,减少太阳辐射对居住建筑的影响。
此外,挡板式遮阳、帘式遮阳、百叶遮阳等方式对于窗户遮阳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对建筑采光则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建筑墙体和屋面的遮阳,当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栅格遮阳和绿化遮阳。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建筑遮阳技术已越来越趋向智能化、自动化、高有效化。围护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的相互交接处,外墙与外墙、内墙、以及窗户的连接处,保温门窗中的金属门框,以及突出屋面的女儿墙、排气孔与屋面交接部位等,都是围护结构中热桥形成的主要部位。二是要从构件的设计上合理处理好遮阳与隔热的问题。传统的实体构件——水平、垂直和综合遮阳与墙体相连。
具体节能措施:4、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这一中间层次像热闸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产生热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该部位的传热系数比相邻部位的传热系数大得多,热阻小,保温性能较差。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置防风门斗,防止冷风倒灌,楼梯间设计成封闭式的,对屋顶上入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标识等级:建筑能效标识的适用对象是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以单栋建筑为测评对象。建筑能效标识划分为五个等级,节能50~65%为一星,是节能达标建筑;节能65~75%为二星;节能75~85%以上为三星;节能85%以上为四星。若选择项(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和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所加分数超过60分(满分100分)则再加一星。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居住区规划应确保“风道”的畅通,建筑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应结合主导风合理设置,使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