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脚手板搁置在模板上,增加了部分荷载,模板和支架不能承受附加荷载而变形、下沉。模板和支架的刚度、允许变形值的要求高,而脚手架的刚度比模板和支架的刚度低,如果模板支撑在脚手架上,施工中脚手架会有轻微的颤动,从而影响模板的稳定,导致模板变形、混凝土裂缝。
【措施】
1.模板和支架在设计、施工中应自成体系,模板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固定,不应将脚手板搁置在模板上。不应将模板支撑在脚手架上。较复杂的模板和支架应经结构计算,进行模板设计。
2.在模板和支架的结构设计中,按规范规定验算刚度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分析】
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软地基上,不牢固或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造成凹凸或鼓胀。
2.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致使结构膨胀。
3.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料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动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4.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利用半砖外墙作模板,由于该处砖墙较薄,侧向刚度差,使组合柱容易发生鼓胀,同时影响外墙平整。
【措施】
1.必须保证模板安装的垂直度,安装好后不得碰撞模板。
2.三角挂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必须有防止模板受振发生位移的可靠措施。内外模板必须连接牢固,每块模板用两道钢丝绳、倒链与内横墙拉结牢固,以防模板受振动时位移。
3.改进模板设计。在模板的上下两端固定一道木板或橡胶板及橡皮条。浇完混凝土后,每层墙面出现一道凹槽腰线。支上层模板时上层木板(或橡胶板)紧贴于凹槽内,可防止出现错台漏浆,即使出现不平或错台,也便于进行修补。
4.在混凝土墙上预埋ф16螺栓,先套入限位槽钢,严格按水平标高控制线调平紧固,使支承槽钢有足够的承载力,再将大模板落入紧固限位槽钢上,调整紧固限位螺栓,使墙模完全紧贴在已浇混凝土的墙面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漏浆,使外墙混凝土达到过渡平滑并保持下层混凝土墙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