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隧道窑一般生产家均采用断面较大的窑型。大断面隧道窑的窑顶,均采用轻质耐火混凝土板吊顶结构。耐火混凝土吊顶板是用硅酸铝水泥做胶结剂,与多孔高铝耐火骨料和细粉按一定的配合比,经加水、成型和养护后预制而成的。它的特点是体积密度小、重量轻;根据煤矸石有害杂质在隧道窑各段不同时期的反应情况来看,危害主要部位集中在预热带后段和焙烧带之间,这是由于煤矸石砖坯在此带燃烧,窑温不断升高,释放的有害物质浓度较高,发生化学反应活跃所致。导热率低,隔热性能好;烧后线变化小,稳定性能好,它的使用温度为1300℃~1350℃.
轻质耐火混凝土吊顶板极易损坏。尤其是在投产点火烘窑阶段,如果烘窑温度和升温速度控制不当,则吊顶板易产生裂纹、表面剥落和强度急剧下降。因此,烘窑是轻质耐火混凝土顶板使用中的关键环节。隧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正是依据高品位余热开发的高xiao节能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在急冷段安装换热装置,主要吸收450℃以上的高品位热量,而对450℃以下的热量则用于砖坯干燥,这样既不影响生产现状,也可避免高品位能量的降级利用问题。烘窑的主要作用是排除窑体与吊顶板中的游离水、化学结合水,并获得高温使用性能。
轻质耐火混凝土吊顶板的使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一是轻质耐火混凝土吊顶板中硅酸铝水泥的含量越高,烘窑越容易出现裂纹、表面剥落和强度降低等问题。因此,烘窑的温度与升温速度,应依据轻质耐火混凝土吊顶板的热工性能而定。二是轻质耐火混凝土吊顶板在大于1300℃时才能被烧结,而煤矸石砖的gao烧成温度为1050℃,吊顶板达不到所需的烧结温度,强度必然较低。因此,在窑炉运行中,要保持窑内温度稳定。烘窑与否及烘窑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窑炉的使用状况和使用寿命,并终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量。操作人员要注意观察,若发现出窑的窑车上面有掉落物,则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窑体易损坏的部位是窑墙和曲封砖,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窑车的碰撞与摩擦等机械损伤。特别是当窑车塌车时,塌落的制品在冷却带冷却强度提高后,极易把窑墙与曲封砖挤破。因此,要在码坯、干燥、焙烧等环节注意操作,严防倒垛事故。一旦在隧道焙烧窑内出现塌车倒垛事故,则要在冷却带的抽热风管口把塌落在靠近窑墙的制品掏出来。为此,抽冷风管应设带盲板的三通管,需要掏砖时,打开三通管的盲板即可方便操作。主要工序为原材料通过破碎、筛分、陈化、挤出成型、切割、码坯、储存、干燥、焙烧等工序。hao在冷却带与焙烧带之间加一个高600㎜、宽400㎜的事故处理孔,需要时,只要把堵塞的耐火砖拆出来即可使用。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窑炉窑车的维护及保养在隧道窑生产运行中,窑车的数量大、周转快,在动态运行中极易损坏。其损坏部位主要是台面、金属车架、车轮与轴承。
窑车台面铺设的耐火砖和隔热材料,因运转中温度的交替变化和机械碰撞,损坏比较严重,需要经常检修。检修台面砖时,应注意在砖缝填塞硅酸铝纤维棉,砖底面则用粘土质耐火泥填实,砌平台面。检修后的窑车台面尺寸要按原设计要求,台面平面尺寸的误差为+0㎜、-5㎜。要检测窑车台面的平整度与对角线、台面高度,防止台面砖碰撞窑墙和曲封砖。窑车台面的耐火砖的使用中会向四周扩张,使窑车台面的平面尺寸越来越大,导致台面两侧碰撞窑墙和前后两车耐火砖台面相碰。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设计和砌筑施工抓起,正确的设计与施工要求是:台面砖之间的砖缝尺寸为15㎜,砖缝间填充硅酸铝纤维棉,并使纤维棉保持松软状态,不得填充耐火泥;台面砖底面用耐火泥砌筑,找平台面。如果窑内有大量CO气体时,会使砖呈现棕红色、青红色、棕红色或青兰色。
窑车金属车架的损坏,多数是因窑内压力过大,向车下漏热风,烧坏金属车架。尤其是窑车的接头处,极易损坏。预防的方法是:把两窑车的接头处的曲封砖和耐火纤维密封毡条维护好,hao是在两车接头处的砖封上加垫耐火纤维毡条。
窑车车轮的损坏主要是轮面磨损、轮缘变形,其主要原因是车轮的材质问题。车轮的材质应为ZG310-570,并进行热处理;hao使用ZG340-640,并进行热处理。
窑车车轴承的损坏也是由于窑车密封不严密,大量高温热风侵入窑车底部使轴承化油造成的。维护保养的方法:一是搞好窑车密封与砂封;7、产品出窑后,质检人员对产品进行常规检验,卸砖时要按产品等级进行分类,严禁混装。二是调节窑内压力与车下压力平衡,防止窑车热风漏入车下;三是窑底鼓风要使车下有一个适当的风速,冷却风既能保证压力平衡的需要,又有把由窑车传入窑底的热量及时带出窑外,使车下风温不超过80℃.窑车车轮轴承处于高温环境,其轴承的润滑脂必须使用1号氮化硼高温润滑脂或二硫化钼高温润滑脂等耐高温的润滑剂。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使用润滑脂添加机油的混合油来润滑窑车承轴。
楼房多孔烧结砖厂家焙烧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1、焙烧隧道窑采用微负压或微正负压操作,烧结温度控制在1000度左右。
2、煤矸石烧结砖为内燃烧成,“0”压点一般控制在gao烧结温度后一个车位,通过投煤孔或观火孔可找到“0”压点的位置,操作时要确保“0”压点的稳定。
3、焙烧带要保持氧化气氛,防止还原气氛出现。
4、确保连续按时进车,保证“三带”的压力、温度、气氛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波动范围不允许超过热工制度的要求。
5、当窑炉压力调整后,根据“三带”情况及时调整闸阀;注意窑底温度必须控制在80度以下;检测抽余热温度及风量;检测烟气温度。
6、时刻观察窑内温度,了解掌握窑内各带砖坯热值,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当窑内温度出现异常趋势时,及时应对,减少损失;当恢复正常后,及时恢复正常操作。
7、产品出窑后,质检人员对产品进行常规检验,卸砖时要按产品等级进行分类,严禁混装;当产品合格率较低时,分析原因,按产品质量追溯制,查找原因,将责任落实。